胆囊结石、肝内胆管结石一般是由胆囊或肝内胆管的胆汁沉积、结晶等原因引起的,可采用手术治疗、药物溶石以及体外冲击波碎石等方式进行治疗,详情如下:
1. 手术治疗:适用于结石较大、症状严重、合并胆囊炎等情况。手术治疗包括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和开腹胆囊切除术(OC)两种。LC是目前最常用的治疗方法,通过腹腔镜技术在腹壁上开几个小孔,将腹腔镜及其他手术器械插入腹腔进行操作。OC则是通过传统的开腹手术方式进行切除。手术治疗能够直接清除结石,但术后需注意恢复期的护理和饮食控制。
2. 药物溶石:适用于结石较小、症状轻微、无并发症的患者。药物溶石可通过口服药物或经皮经肝管途径给予溶石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乙胺丁醇酸、尿胆酸等,可促进胆囊收缩和胆汁流动,溶解胆囊结石或肝内胆管结石。该治疗方法需要长期服用药物,效果较慢,但避免了手术的创伤。
3. 体外冲击波碎石:适用于胆囊结石较小、肝内胆管结石较硬的患者。该治疗方法利用体外冲击波产生的冲击力将结石击碎,使其变为更小的碎石,然后通过胆囊排出。这种治疗方式非侵入性,手术风险较低,但可能需要多次治疗才能完全清除结石。
除以上相对常见的治疗方式外,还有其他的治疗方式,比如胆道镜取石术(ERCP),适用于肝内胆管结石较多或位于肝内胆管远端的患者。该手术通过胆道镜引导下的器械取出结石,具有较高的成功率。此外,对于部分无症状的患者,可以选择观察治疗,定期随访并进行影像学检查,如果结石没有引起症状或并发症,不需要主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