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低是一种疾病,指的是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低于正常范围。
正常情况下,血小板数量在150-400×10^9/L之间。如果血小板数量低于该范围,就会出现血小板低的症状。血小板是一种细胞,主要起止止血作用,当血管受伤时,血小板会聚集在伤口上形成血小板血块,起到止血作用。如果血小板数量过低,就容易出现出血的情况,表现为皮肤淤血、鼻出血、牙龈出血等。除此之外,血小板低还会引起血小板功能障碍,使得血小板无法有效地聚集在伤口上,从而导致出血时间延长。引起血小板低的原因有很多,如感染、药物、肝脾疾病、免疫系统疾病等,需要进行相关检查和诊断。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出现血小板低的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相关检查和治疗。另外,需要避免接触像阿司匹林等的药物,因为这些药物会影响血小板功能,加重症状。同时,要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饮食,积极预防感染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