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过缓是心脏跳动频率过慢的病症。
心脏过缓是指心脏跳动频率低于正常水平的一种病症。正常成年人的心率通常在60-100次/分钟之间,如果心率低于60次/分钟,就被称为心脏过缓。心脏过缓可以是一种正常生理现象,如在睡眠、静息或进行低强度活动时。但是当心率过慢持续存在或出现症状时,可能表示心脏功能异常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
心脏过缓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包括心脏疾病、药物副作用、电解质失衡、甲状腺功能减退等。症状可以包括头晕、乏力、胸闷、心绞痛、晕厥等。严重的心脏过缓可能导致心脏输出量减少,引起组织器官供血不足,甚至危及生命。
诊断心脏过缓通常需要进行心电图检查、心脏超声等医学检查。治疗方法根据病因不同而异,可以包括药物治疗、心脏起搏器植入等。对于心脏过缓引起的症状严重或危及生命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紧急治疗。
需要注意的是,心脏过缓是一种临床症候,并非单一的疾病。因此,在面对心脏过缓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全面的体检和评估,以确定具体的病因,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此外,定期体检和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对预防心脏过缓也起着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