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什么比冷档期跑出热剧更值得行业关注了。9月中旬,是业内普遍认为的“全年最冷档期”,但9月11日开播的武侠剧《赴山海》于腾讯视频和爱奇艺双平台上线,即使存在双平台分流,但它仍然实现了开播即热——
开播首日,德塔文数据显示其景气指数强势破2,猫眼热度榜8分钟登顶Top 1,抖音剧集榜1小时热度破1.2亿,豆瓣实时热门电视榜单稳居榜首。
结合成毅这些年的诸多作品业绩,成毅的扛剧能力已经毋庸置疑。这背后的驱动力,必然是成毅认真对待每一个角色、每一部作品的工作态度。体现在《赴山海》中,则是他化身为三个灵魂的容器,直面“一人分饰三角”的高难度演绎。他通过对角色的理解和演绎的细节,精准把握了角色差异,为观众带来了别开生面的精彩故事。
图源:《赴山海》官微
01
“冷档期”的破局者
“单扛天花板”以实力打破市场定律
根据德塔文数据库显示,由成毅领衔主演的《赴山海》,开播后景气指数持续维持在2以上,9月14日达到峰值2.4,市场反响热烈。
各平台呈现的数据也非常亮眼,腾讯视频开播热度突破26000,峰值达26670,成为平台2025年开播剧集最快破记录的剧集;爱奇艺开播后热度迅速突破8500,创平台2025年联播剧首日最高与非中午开播剧历史第一的记录。
成毅在剧中饰演的肖明明、萧秋水和李沉舟三个角色,在剧集热播之下也迅速登上多平台角色榜。其中,萧秋水一角在腾讯视频热度单日破2亿,成为平台2025年度热度最快破2亿的角色;李沉舟一角热度也突破3000万,三大角色更包揽了抖音角色榜前三。
图源:《赴山海》官微
成毅个人的角色贡献度,也在《赴山海》中占据一半以上,平均达到62%。
图源:德塔文科技
可见,“一人带剧”在冷档期尤为关键,成毅在剧中对核心角色的强辨识度演绎,成为观众追剧的首要因素。
这背后,成毅粉丝群体也进一步放大剧集声量。数据统计显示,《赴山海》云包场首日总量达47W+,创历史最高纪录,为《赴山海》拿下了2025年度单集广告数第一与单集联名第一的成绩,粉丝“云包场”活动首日送出30w+平台会员。粉丝的“情感消费”与剧集的“内容传播”,实现双重转化,体现了成毅受众群体的高黏性和消费能力。
02
一人分饰三角
演技突破成就核心竞争力
主角带动剧集热度,首先源于演员能够对角色的进行引人入胜的演绎。《赴山海》中,成毅“一人分饰三角”,用“同一张脸”完成了极具挑战性的表演,展现出他多面的人物塑造能力。
成毅在《赴山海》中对三重人格的塑造,通过角色标签化数据与表演细节的差异化处理,实现了外在形象与内在气质的精准区隔。从外在行为细节来看,不同人格展现出截然不同的表达范式:肖明明通过现代语言吐槽构建生活化特质,如使用"这操作我服了"等网络化表达;而塑造李沉舟时,表演重心则转向了“收”。成毅将所有的能量向内凝聚,把情绪深藏在波澜不惊的表象之下。他将力量集中于眼神的细微变化和身体中轴的稳定上,塑造的是一种引而不发的“势”。
图源:《赴山海》官微
剧集开篇的现代打工人肖明明,是剧集出圈的第一个支点。作为穿书前的现代角色,肖明明的日常充满了“人间真实”——为了创作绞尽脑汁,对着电脑屏幕敲击键盘的打工人“微死感”,成毅还原了一个“社畜”形象,不少观众直呼“这不就是我本人吗”,这种真实感,让观众迅速代入角色,也为后续穿书后的奇幻剧情转折提供了情感锚点。
图源:《赴山海》官微
图源:德塔文科技
穿书后的肖明明,成为了一代大侠萧秋水,该角色的成长线,也是《赴山海》的核心主线。然而,刚进入武侠世界的萧秋水,还带着现代灵魂,初期的他,也是一名“江湖菜鸟”。成毅在这个阶段,呈现了角色各种“状况外”的表现,令人忍俊不禁。
初入江湖武功平平的萧秋水,以为自己身怀绝技但其实举步维艰,当他“耍帅”欲展现轻功,下一秒却重重摔到菜摊上;还有边跑任务边吐槽,脱口而出的“我的天啊”,这些古代和现代“双魂交织”特点,成毅都演绎得十分灵动,给剧集增添了诙谐幽默元素。
图源:网络
随着剧情推进,一心只想完成系统任务的萧秋水,逐渐接受古代身份,但因着系统重启的剧情设定,萧秋水每一次死亡都经历一次重生,不断的反转让他一方面对自己复生的秘密充满疑问,另一方面又在一次次重启中逐渐“逼疯”——当他被“父亲”责骂时,眼神里多是打量而非动容;种种表现都表明萧秋水在多次重生后潜意识呈现的无奈和麻木,精准的演绎,足以可见成毅对角色内心世界的把握。
萧秋水成长的关键节点,在于他遭受多重变故重创之下的涅槃重生。并呈现清晰的三阶段演进路径:初期懵懂(现代灵魂的格格不入)→中期重创(灭门与背叛)→后期觉醒(以侠义为己任)。成毅演绎的萧秋水呈现出典型的的利他性特质,从被动卷入事件转变为主动承担后果,典型如"引狼入室"后的自我惩罚情节,通过物理苦修与心理忏悔完成责任内化。
利他性进阶逻辑:从初期的"情境触发式善举",到中期的"后果承担式赎罪",最终升华为后期的"使命驱动式奉献",构成角色弧光的核心轴线。"为救盟友牺牲武功"的关键情节极具代表性:角色选择自毁根基以换取同伴生机,突破传统武侠"强者逻辑"。
图源:《赴山海》官微
图源:德塔文科技
而李沉舟的登场,则为剧情注入了更强的戏剧张力和命运纠葛。作为权力帮帮主,他神秘莫测、亦正亦邪,又身负宿命悲情色彩。在剧集中,李沉舟灰色裘衣大氅、白发飘飘的形象登场,当他跟帮派下达任务时,气定神闲、不怒自威,有着睥睨天下的气场,成毅塑造出了该角色与萧秋水截然不同的气质。
萧秋水和李沉舟的命运交织,也看点十足。萧秋水面对阴谋与杀局,在信念崩塌与自我重建之间寻找出路,最终逐步揭开背后谜团,走向真正的侠者之路。而这背后的江湖神秘大佬李沉舟,又扮演怎样的“反派角色”?萧秋水将如何携手身边挚友一同破解死局?
图源:网络
这样复杂的人物纠缠,对于演员极具挑战性,成毅不但精准演出了萧秋水从彷徨到坚定的完整弧光,更以层次和张力的表演,展现出萧秋水和李沉舟两个气质迥异的角色。当两人“同框”时,一个心怀赤诚、坚韧坦荡,一个深不可测,充满“危险魅力”。即便同为一个演员饰演,观众也一眼可辨。
一个值得关注的舆情转变是,相比剧集开播初期,成毅近期的关联热词发生了显著的结构性变化。词云分析显示,讨论焦点已从单纯围绕“剧情”、“内容”等圈层内部议题,扩展至“观众”、“路人”、“演技”等高频词的涌现。这一转变并非偶然,它与剧情的纵深发展精准同步:正是当主角萧秋水的成长线被完整揭示,其从迷茫到承担的价值内核触动了更广泛的受众群体时,舆论场才完成了从“粉丝主导”到“大众参与”的关键跃迁。这有力地印证了,成毅的深度角色塑造已成功穿透粉丝壁垒,其表演的共情力正在转化为普遍的公众认可度。
图源:德塔文科技
剧中的打戏同样可圈可点,成毅的动作戏一贯行云流水、力道精准。《赴山海》中,他更根据三个角色的不同特质设计了鲜明区别:初期武功低微的萧秋水,打戏生涩,还带着一些滑稽;成长后则变得流畅热血,剑法凌厉、张力拉满,兼具力度和美感,显示出极高的完成度。
图源:网络
根据德塔文数据显示,《赴山海》成毅演技观众印象包括剧抛式演技、情感层次感、打戏行云流水、角色反差魅力、眼神戏精湛,这些也正是他赋予三个角色独特魅力的根本所在。
图源:德塔文科技
03
商业赋能与赛道领军:
成毅的市场号召力与职业规划前瞻性
成毅强大的扛剧能力和出色表演,助推其商业价值持续上升。
《赴山海》开播前,已吸引60余家品牌联名合作,涵盖茶饮、美妆、数码等多个领域,创下武侠剧商业合作新高。
对于品牌方而言,选择合作演员,不仅关注“流量”,更看重“留量”,即能否真正吸引并稳定目标消费,实现有效转化。
成毅的“留量”能力,体现在观众群体的“拓圈”上。根据德塔文年龄分布数据显示,《赴山海》成功吸引了24—30岁之间的年轻职场人群,同时显著增强了新一线及二线城市的号召力。该群体消费能力强、消费意愿稳定,是品牌的“黄金受众”。成毅此次打破“粉丝层”的局限,在年轻女粉丝为基础之上,整体画像向更具消费力的高线城市人群集中,极大拓展了优质受众,展现出更强的商业价值和破圈潜力。
图源:德塔文科技
纵观成毅的演艺道路,他具有非常清晰的职业规划路径,从《莲花楼》到《赴山海》,他专注于塑造有血有肉并且融合当代价值体系的武侠角色,逐渐构建起“新武侠代言人”的标签。
从他后续待播作品可见,他借由备受期待的武侠IP《英雄志》夯实自己的作品分量;凭借国民级玄幻IP《狐妖小红娘王权篇》回归其最具优势的赛道,稳固商业价值与核心粉丝基本盘;同时,通过古装传奇剧《长安二十四计》探索表演边界,拓宽多元戏路。这一兼顾艺术追求、商业热度与自我突破的路径,为其未来持续发展不断积蓄能量。
图源:德塔文科技
04
结语
在当前影视行业变量增加、不确定性成为常态的背景下,观众和市场越来越看重演员的“个体价值”,即专业能力、角色塑造力和市场号召力的综合体现。成毅在《赴山海》中的表现,正是对这种“个体价值”的完整诠释。
未来,成毅的新作能否持续扩大其武侠赛道的优势,他在“冷档期”证明的“个体价值”,能否转化为可持续的商业价值?或许将成为下一阶段影视行业竞争局势的关键。
撰稿:小料
责编:Lily
设为星标,精彩内容不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