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财致富想必是每一个人一生追寻的目标,不过人各有命,想要发财,靠的是自己的能力。通常情况下,要想成功,就要付出比常人百倍的努力,无论是古代还是现如今,都是如此。古代的时候,都是寒窗苦读才有机会出人头地。 现如今同样如此,能够付出努力,肯定是会得到回报的。要说发财致富,古代的范蠡已经给我们做了示范。对于现代人来说,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假如为了钱财不择手段,那么必定要受到惩罚。
古代的人们同样重视发财,要说古代的商人代表,肯定是春秋时期的范蠡了。对于一些商人来说,范蠡的名字肯定不陌生。现如今大部分人祭拜的财神,就是范蠡。早在春秋时期,范蠡就是富甲一方的商人了,不过对于他来说,钱财看得非常轻。
最初的范蠡是没有出山的,他先是辅佐了越王勾践,同时他的一生只辅佐了这一位国君。对于后人来说,越王勾践肯定是不陌生的,大家在学生阶段,就学习过卧薪尝胆的故事。越王勾践刚刚继位时,属于盛气凌人的状态。
这时候的勾践打了胜仗,根本不将谋士的建议放在眼里。到了吴王夫差的时候,吴国经过了大力的发展,对越国进行了全面攻击,结果越国灭亡,可是在文种和范蠡的辅佐下,只是将勾践和妻子放到了吴国做人质。
好歹没有将勾践杀死,否则就没有勾践复国的事情了。在吴国的时候,除了勾践夫妇之外,还有文种陪同。这时候的范蠡仍然属于谋士,本来想要前去的范蠡,被勾践留了下来。《国语·越语下》:王曰:“蠡为我守於国。”
勾践说出这句话,意思就是让范蠡照顾好已经名存实亡的越国。为的就是有朝一日,能够让越国得以继续辉煌。同时也能看出勾践对范蠡的信任,勾践前往吴国做人质,在这样的情况下勾践让范蠡主掌越国,足以看出范蠡的为人是非常好的。
可是对于这样的信任,范蠡没有接受。范蠡对勾践说道:“四封之内,百姓之事,蠡不如种也。四封之外,敌国之制,立断之事,种亦不如蠡也。”这样的话贬低了自己,巧妙的抬高了文种,同时表达了自己擅于决断,而且熟悉敌国内部的情况,有我范蠡跟着去,自然能省下很多麻烦。范蠡的一句话,就让文种坚守越国,自己追随勾践到了吴国。
后来的事情就尽人皆知了,当时的范蠡给勾践出谋划策,甚至是让勾践尝了粪,这样的情况下吴王夫差对勾践非常信任,勾践的表现甚至是让夫差非常感动。当时的伍子胥是出面制止了,结果没有成功。最终勾践返回了越国。
本来成为功臣的范蠡,选择了离开勾践。这时候的范蠡对勾践进行了劝阻。《史记·卷四十一·越王勾践世家·第十一》记载:“范蠡遂去,自齐遗大夫种书曰:“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子何不去?”范蠡的名言就出现在了这里。由此用来形容王朝的开国功臣要懂得全身而退。
范蠡的深谋远虑就体现在这里,勾践复国之后,对文种产生了不信任,于是赐文种自杀。这时候的范蠡已经选择了经商。范蠡最为厉害的表现就是在经商方面。《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了范蠡对经商非常有天赋,懂得什么时候囤货,什么时候卖出。
更为让人敬佩的是,范蠡对金钱并不看重,他的一生中,三次散尽千金财富。《史记·货殖列传》记载为“乃治产积居,与时逐而不责于人。故善治生者,能择人而任时。十九年之中三致千金。”通过这样的记载来看,范蠡的为人更值得后人学习。
无论是经商还是生活,人们都要懂得深谋远虑,不要为了眼前的蝇头小利,放弃了之后的种种利益。过分纠结眼前的利益,而不把目光放长远,就会在某些关键时刻,将自己置于困境。现如今看来,范蠡当时明哲保身,为之后的经商做了铺垫。假如范蠡继续追随勾践,恐怕结局与文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