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虫病是由细粒棘球绦虫寄生于人体或动物体内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
细粒棘球绦虫的寄生途径主要有两种:一是通过食用被寄生的动物内脏,如牛、羊、猪等;二是通过接触被寄生动物粪便等污染物直接感染。当人或动物摄入寄生虫卵时,卵会在肠道内孵化成为幼虫,然后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循环系统,最终寄生在人或动物的肝、肺、脾、肾等器官内,形成大小不等的包囊。包囊内充满液体,并能不断生长,对周围组织产生压迫和破坏,引起相应的临床症状。
包虫病的临床表现因受侵犯器官不同而不同,如肝包虫病患者可出现上腹痛、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肺包虫病患者可有咳嗽、咳痰、胸痛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包虫病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如包囊破裂、感染、出血等并发症,威胁生命健康。
需要注意的是,预防包虫病的关键是做好食品卫生和个人卫生。避免食用未经煮熟的生肉、生脏器,避免接触被寄生动物的粪便等污染物。对于可能接触到包虫病的人群,如兽医、屠宰工人等,应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并治疗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