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跳40多会导致心脏病和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风险增加。
正常人的心跳频率在60-100次/分之间,而心跳40多意味着心率过缓。心率过缓可能导致心脏无法有效地将氧气和营养物质输送到身体各个部位,增加心肌缺氧的风险。同时,心率过缓也容易导致心脏瓣膜功能异常,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脏病的风险增加。此外,心率过缓还会影响血压、血氧含量和血糖水平,增加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病风险。
需要注意的是,心率过缓常见于老年人和体育生,但年轻人也会出现。如果心跳率持续在40-50次/分左右,且出现头晕、乏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同时,要避免过度的运动,保证充足的休息和睡眠,有助于保持心率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