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金难买一笑”出自那个历史典故,到底是谁用千金买谁的一笑?请详细叙述!
创始人
2024-10-06 04:37:15
0

“千金难买一笑”出自那个历史典故,到底是谁用千金买谁的一笑?请详细叙述!

千金难买一笑

周宣王即位后,立志复兴周室,洗刷父王的耻辱。于是他挑选了召伯虎等一批忠良贤士做自己的辅臣。在他们的辅佐下,四面讨伐,中兴周室,经过几年的征战,诸侯朝贡,四夷臣服,周宣王已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天子了。公元前782年,周宣王由于征战失利,忧郁而死。众大臣们遵照遗嘱,立太子宫涅为天子,于灵前即位。他就是西周的末代天子周幽王。此时幽王已结婚,他的妻子是申侯的女儿。她生了一个儿子,名叫宜臼。根据众朝臣的奏请,幽王下令,立申侯女为王后,宜臼为太子。

宣王晚年,周室已经很不景气;幽王即位后,不但不设法安定民心,挽救危机,反而过着荒淫奢侈的生活,更加加快了西周的灭亡。

原来这周幽王即位后,根本不理朝政,整天吃喝玩乐,醉心于女色,有一次竟然3个月没有上朝理政。周朝有个诸侯国叫褒国,其国君褒珦见天子如此荒唐,就来规劝,幽王根本不听,反而把褒珦关进大牢。

褒珦的儿子洪德见父亲被关,非常焦急,于是就与母亲商量如何救出褒珦。他们听说幽王非常喜欢美女,就用重金买下一年轻漂亮的少女,取名“褒姒”,教给她宫中礼仪,然后送给幽王,幽王见了大喜,于是下令放了褒珦。

褒姒入宫后,很得幽王的宠爱,不久就生了一个儿子,取名叫伯服。为了讨得褒姒的欢心,于是就废了申后及太子宜臼,另立褒姒为王后,伯服为太子。申后遭此厄运,怕以后幽王加害于宜臼,就让他去投奔外公以保全性命。宜臼含泪告别母亲,趁黑夜逃出镐京,投奔了申侯。

宜臼一走,幽王好像拔掉了眼中钉,很是高兴,可是只有一件事不随心意,就是褒姒有个怪脾气,她从来不笑,不管多么有趣的事情,她都不露笑容,幽王觉得十分纳闷,对褒姒说:“王后生得这般妩媚,若再开颜一笑,必定更加动人了。”褒姒淡淡地说道:“贱妾生来就不喜欢笑,大王不必见怪。”幽王不相信,下决心要让她笑一笑。于是贴出布告:谁能让新王后笑一笑,赏金一千。告示一出,一些人争相入宫。有的吐舌瞪眼做怪相,有的说一些荒诞的笑话,可褒姒看了,听了,仍不露一丝笑容。幽王手下有个大臣叫虢石父,是个会拍马逢迎的坏家伙,他出了一个坏点子,叫做“烽火戏诸侯”。原来古时候,遇到敌情,主要靠烽火台报警。那些烽火台遍布各诸侯国,相邻的两座能互相看见。如果白天某处发现了敌情,就点燃晒干的狼粪,靠“狼烟”传递情报;如果是晚上,就点燃柴草,靠火光传递情报。这样一座传一座,用不了多长时间,消息传遍全国,各地诸侯就会率部队赶往京都,听候调遣。

幽王听了这个计谋,万分高兴,决定一试。一天,天气晴朗,幽王带着褒姒来到城楼顶上,登台远望,远山近水,尽收眼底。幽王下令点燃烽火,顿时狼烟四起,直冲云天。远近诸侯看到烽火点燃,还以为敌国来犯,于是纷纷点齐兵马,向镐京奔来。他们赶到镐京城下,却看不到一个敌兵,只见幽王和褒姒坐在城楼上喝酒看热闹。诸侯们的这一阵奔忙,可把褒姒给逗笑了。他笑幽王如此轻率行事,笑诸侯这样容易上当。褒姒一笑,幽王高兴了,马上给了虢石父千金的奖赏。那些诸侯可气坏了,知道受了愚弄,就大骂一气带兵回去了。

再说申后的父亲、宜臼的外祖父申侯,得知幽王废掉了申后和宜臼非常生气。于是就设计向戎人借兵,准备推翻幽王。戎人兵强马壮,早有东侵之意,现在申侯主动借兵,自然乐于相助。不几天,就将战马、刀枪备齐,发兵前来攻打镐京。幽王看到戎人真的打来了,赶紧派人去点烽火,向诸侯求救,可是这一次,诸侯们还以为天子与王后嬉戏,全都按兵不动。就这样,镐京被戎人攻破,幽王逃到骊山脚下,被杀掉了,褒姒被戎人抓走了。申侯一见镐京被攻破,幽王被杀,觉得大仇已报,但想到周朝天下,不能落在外人之手,于是又暗地里派人去通知各诸侯国,请他们派兵前来镐京,赶走了戎人。诸侯们看到幽王已死,就只好和申侯一商量,拥立幽王的儿子宜臼继承王位,就是周平王。再说戎人上了申侯的当,白白为周人消灭了昏君,自己却未占上什么便宜,因此心中怨恨,屡屡出兵东侵,烽火连绵不断。周平王即位后,怕戎人再一次打进来,加上镐京已被战火搞得残毁不全,于是,在公元前770年,他把王都从镐京迁到了周公营建的东都洛邑。因为镐京在西边,所以历史上把平王东迁以前的周朝称为西周,把平王东迁以后的周朝称作东周。

怎么鉴别铜器

    对古代铜器的断代、分期、质地、用途、真伪和价值进行判断和辨别。古代铜器是指青铜时代的铜器及汉代以后直至明清时期的铜质器物。中国铜器起源很早。1975年甘肃省东乡县马家窑文化遗址中出土的单范铸铜刀,距今已有5000年的历史。古代铜器的鉴定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出现了有关的文字记载。《韩非子说林下》中就曾谈及齐人与鲁人对铜器真伪的辨识。宋代以后,因文物大量造伪,致使鉴定问题更为突出,并出现了许多有关的专著,如北宋吕大临编辑的《考古图》和随后出现的《宣和博古图》,明初曹昭所著《格古要论》,高濂作《遵生八笺》,直至清代乾隆年间编定的《西清古鉴》和嘉庆初年阮元编录的《积古斋钟鼎彝器款识》等。综合历代的经验,古代铜器鉴定的手段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凭借眼力和经验,进行观察、鉴定的传统方法;一种是根据仪器化验、探测和分析的科学方法。

铜器鉴定的传统方法是对器物的类别、器形、纹饰、铭文、锈色和铸造工艺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对比来划分和断定该器年代、真伪和价值。

器物类别的鉴定 中国古代铜器从新石器时代的末期出现至秦汉时期是不断发展并形成高潮的时期。随后,铜器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逐渐被其他质地的器物所取代。即使在铜器兴盛的时期,由于历代王朝的社会情况、礼仪制度不同,时代风尚各异,一种器物产生和存留的时间也有先后短长之分。根据器物的类别及出现的时间,就可以判断器物的年代和真伪。中国古代铜器的种类很多,除铜质钱币和印玺外,大致可分为礼器、工具、兵器、饮食器、盥洗器、乐器、度量衡器、车马器及符牌杂器 9类。每类中又包括许多不同器物。而每一器物类别只存在于历史上一个特定时期。商代的铜器,早期已经出现了爵、斝、戈、刀、镞、锯、锛、凿等。商代中期时的铜器物类型就已显著增多,器型也较大,如铜鼎、鬲、、觚、卣、罍和盘都已发现。商代晚期的青铜器制作已达到昌盛时期,器形变化,花样繁多,如妇好墓出土的三联甗、带盖偶方彝和湖南宁乡出土的四羊尊等。重型器物突出体现了这一时期青铜器制作的水平,河南安阳出土的司母戊方鼎,重达 875千克。器物类型也更加丰富,礼器、兵器、饮食器、工具、车马器等都已具备。同时,还在商代妇好墓中发现了中国早期的铜镜。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类型则以饮食器、乐器和兵器为主。西周早期的礼器与商代晚期类似,但作为陈设器物用的铜禁则刚刚出现。兵器类数量增多,器形变化也较大,戟、短剑等在商代时均少见到。西周中晚期时,方鼎、觚、爵、角、斝、觯、觥、卣、方彝等过去常见器物都显著减少或消失,而列鼎、编钟则首次发现。做为饮食器的簠、、匜等食器也开始使用。春秋战国时期铜器的器物种类又较前有明显变化,过去盛行的爵、斝、觯、觚、角、觥、尊、彝、卣均已绝迹,而礼器中的豆、敦、壶、匜、鉴等相继出现。乐器中的镈和于也是一种新的类型。编钟成组出现,数量大,音色准,器型完美,如曾侯乙墓中的编钟就包括钮钟19件,甬钟45件及镈钟 1件,共65件,总重量达2500多千克。在车马器中车器和马饰的种类和数量都普遍增多。兵器类中除旧式的戈、矛、戟外,剑的数量剧增,且质量相当精,如吴王夫差剑和越王勾践剑等。秦汉时期铜器的器物种类又有了新的变化。过去流行的簠、、敦等已经绝迹。而最为常见的食器是鼎、钟、壶和钫。钟、钫、、鍪、斗等器物是汉代的新创。用具中铜灯成了十分流行的器物,而且品种多,器形美,河北满城汉墓中的长信宫灯则是典型的代表。弩机作为铜兵器,汉代十分常见。秦汉时度量衡器普遍使用。铜尺、量和权都十分精确。铜镜作为日常生活用具发现很多。汉代以后,除铜镜等少数铜制日常用品外,其他铜器很少发展。宋以后至明清时期,不断出现仿古铜器之风,如宋代嵌金银和宝石的大型仿古铜器,但无论从纹饰还是器形都与古代器有较大区别。明代宣德炉,制作十分精巧,但也仅是一个孤例,铜器已经失去了旧时的繁盛,不再被人们广泛制作和使用了。

同类器物器形的鉴定 即使同一类型的铜器,由于出现时间不同,形体也有很大变化,这也是断定器物年代和真伪的重要依据,例如,铜爵是铜器中出现最早的一种酒器,在商代早期,爵多束腰、平底,三足短小,无柱,通体素面无纹;商代中期的爵,三足变长,也没有明显的束腰了;商代晚期的爵已经多为釜底、高柱,足也呈三棱状了;西周早期爵与商晚期无大差别,到西周中期爵的数量则显著减少。春秋初期,铜爵已经根本不见了。

铜器纹饰的鉴定 在不同历史时期,时代风尚不同,表现在器物的纹饰上也有很大的差别。商代早期铜器多素面无纹。商代中期出现纹饰,但简单古朴,普遍存在的是一种带状纹饰以及单线条的饕餮纹和乳钉纹。商代晚期花纹趋于繁复,一般地纹为雷纹,主体花纹则以饕餮纹为主,同时还有夔纹、龙纹、蝉纹、鸟纹、蚕纹、龟纹、象纹、蛙纹等。以鸟兽形象铸造的器物也很盛行,如妇好墓中的鸮尊,湖南出土的虎食人形卣等。西周早期和中期铜器花纹继承了商代晚期风格,崇尚繁缛,流行饕餮纹、夔纹、鸟纹、蚕纹、乳钉纹。西周晚期时,最常见的纹饰已变为窃曲纹、重环纹、瓦纹、鸟纹和鳞纹了,纹饰这时也较前期显得简略朴素。春秋战国时期,铜器上繁缛的饕餮纹已经被动物纹、植物纹和几何纹所取代。最习见的是蟠螭纹、云雷纹、窃曲纹等,同时还出现了许多生活写实内容的纹饰,如采桑、狩猎、宴乐和水陆攻战等。春秋早期的水陆攻战纹壶即是这种图案的一个代表。秦汉时期铜器的纹饰更加简朴,许多器物已经是完全素面无纹了。汉代铜器上的鎏金、鎏银和镶嵌花饰技术相当发达,满城汉墓出土的错金博山炉就是一个突出的代表。同时汉代铜器还出现了漆绘和彩绘。汉以后,只有个别器物,如铜钟可依稀分辨出时代的不同风尚,纹饰仍有变化外,铜器已逐渐被其他器物所取代。

铜器铭文的鉴定 各时期铜器铭文,字体有别,铸法不一,字数多寡也相差很大。商代中、晚期,铜器上的铭文很少,少则几个字,多则三、四十字。内容多是族徽、人名或祖先名,如“妇好”、“司母戊”等。这些铭文、字体以象形文字为主,铸铭。西周时期铜器上铭文增多,而且文字多为长篇。文字内容多为记事,这些文字内容也为我们断定器物年代提供了重要依据。1976年陕西出土的利,器物腹内底部有铭文 4行,共32字。内容记述了周武王伐商的经过,从而以文字内容推定了器物当为西周早期器。这时铜器铭文的字体除象形外,已开始出现声韵。到西周晚期时,中、长篇铭文已很常见。它们行款整齐,笔画一致,西周晚期时的毛公鼎,腹内铭文已多达32行, 499字,这是现存铜器中,铭文最长的一件。到了春秋时期,铜器铭文出现鸟书文字和嵌金铭文。战国时期还出现了刻凿铭文。这一时期的铭文已不象西周时期字数那样多。一般铭文简短,字体也更加修长秀丽,有时书有鸟篆。秦汉时期铜器铭文中的文字已为篆书和隶书。除秦权、量中诏书铭文外,文字数量则更加简短。

铜器的作伪与鉴定 自宋代以后,铜器作伪现象日益增多,以假乱真,真假莫辨。在鉴定时,除上述鉴定方法外,还应从铸造技艺和锈色上加以区别。这需要对历代作伪方法有较丰富的知识。铜器作伪方法有以下几种:①全器均系伪器;②器真铭文伪;③器真纹饰伪;④器真铭文、纹饰皆伪;⑤铭文真器伪;⑥器身有真有伪;⑦一件器物由两件或 3件真器部分残片拼凑而成;⑧器身真,但附件(盖、提梁等)伪等。这些需要我们从器物类别特征、年代、时代风格等不同方面进行综合分析。铜器铭文的伪作有摹刻、蚀刻、钻刻、增刻、拼凑等不同方法,这也需要通过释读文字、断定字体、分析铭文与器物整体风格是否吻合来加以识别。观察、分析铜器锈色是断定器物真伪的重要内容,真锈颜色自然、坚固;伪锈多系渲染,色浮且滞,锈块粗松,用硬物稍一刻划或用热碱水刷之,即有脱落。

古代铜器鉴定还应注意传统鉴定方法和科学鉴定方法的结合问题。尤其在判断器物真伪时必须十分慎重,如用传统鉴定方法一时无法确定时,则应借助现代科学仪器手段综合判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妇女之友什么意思? 一、妇女之友什么意思?这个称呼可以算是对那种异性朋友非常之多的单身男性,但没有一个异性和他能发展成为...
说别人是清楚的 到自己做不到的... 一、说别人是清楚的 到自己做不到的歇后语1/南瓜花扑鸡蛋------对色了。2/自己一身毛-----...
别见笑和见笑了的区别 别见笑和见笑了的区别别见笑是在别人没有笑之前先说了,见笑了就是自己家里的人做的不好,而让别人看到了。...
苕皮是什么谐音梗 一、苕皮是什么谐音梗苕皮是不好的谐音梗。在网络用语中会用“苕皮”用来代替一些“不和谐”的词汇,意思是...
准字的一半念什么 一、准字的一半念什么准字的一半这个字是 隹多音字读音:[zhuī] [cuī] [wéi]部首:隹...
如何用成语形容一个人,自己知识... 一、如何用成语形容一个人,自己知识浅薄,还嘲笑别人无知蜀犬吠日,是说少见多怪的人。和您的意思不太符,...
同音字笑话有哪些 一、同音字笑话有哪些有一天,老实的小李连夜做了4个大木桶,第二天要背到镇上去卖,以补贴家用。一大早,...
贻笑大方的意思是什么 贻笑大方的意思是什么贻笑:让人笑话; 大方 :原指懂得大道的人,后泛指见识广博或有专长的人。指让内行...
黄段子是什么意思? 一、黄段子是什么意思?俗称荤段子 也叫不健康段子 通俗就是成人看的东西二、荤段子真正的意义是什么荤段...
曹云金那段骂媳妇:我抽你奶奶个... 一、曹云金那段骂媳妇:我抽你奶奶个孙子。那段相声叫什么名字?曹云金 刘云天 说学逗唱 14:31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