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观察|短剧精品化任重道远
创始人
2025-02-15 15:31:59

天津日报记者 刘茵

2025年春节档,短剧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在此期间,于正的首部短剧《吉天照》成为焦点。这部号称投资800万元、主打精品化的作品,不仅承载了传统影视人对短剧市场的探索,也折射出行业转型期的困惑与挑战。

将长剧基因融入短剧制作

《吉天照》在服化道、镜头语言和叙事节奏上显著区别于传统短剧。其服化道以明代服饰为蓝本,融入现代审美,场景搭建注重历史细节的还原,呈现出接近长剧的视觉质感。于正提出的“长剧短剧化”理念在此得到体现——通过单元化的紧凑叙事,将传统长剧的复杂人物关系与多线叙事压缩至短剧框架内。例如,女主梅萍的复仇主线被拆解为“点兵点将”式逐个击破妾室的情节模块。

剧情套路化引发审美疲劳

尽管《吉天照》在形式上追求精品化,但其内核仍困于短剧市场的类型窠臼。重生复仇、宅斗虐恋等元素的高度堆砌,使故事沦为“爽感”驱动的流水线产品。这种“高概念、低文本”的创作模式,暴露了短剧制作中的顽疾。

该剧试图以“重生复仇”题材在短剧中复刻长剧的叙事模式,延续了《延禧攻略》等经典宫斗剧的逻辑。然而,对于该剧的争议也源于此:一方面,重生题材在短剧中已被过度消费,观众对“逆袭打脸”的套路早已产生了审美疲劳;另一方面,剧集试图融合长剧的复杂人物关系和细腻情感,却因节奏拖沓、逻辑断裂而陷入“四不像”的尴尬。

天津师范大学音乐与影视学院院长杨爱君说:“短剧的精品化应立足于体裁特性,强化快节奏、强冲突、高密度的叙事优势,而非简单移植长剧手法。”

深耕内容才能为短剧赋能

2025年春节档,各大视频平台短剧混战,其中免费内容占比达90%。这种转变标志着短剧行业从“充值神话”转向“细糠时代”——观众对内容品质的要求显著提升,粗制滥造的同质化作品逐渐被淘汰。

《吉天照》试图兼顾“短剧节奏”与“长剧质感”,却未能精准捕捉用户需求,追求强刺激的短剧观众难以适应其相对缓慢的文戏铺垫,而长剧观众又嫌其叙事潦草。这种定位的模糊导致其“两头不讨好”。该剧的得失也为短剧行业提供了重要镜鉴,短剧精品化不应只注重制作方面的升级,更需探索符合媒介特性的叙事手法。例如,可借鉴《锦衣巷》对非遗元素的深度植入或《重回永乐大典》的“知识付费”模式,通过文化附加值提升内容厚度。另外,短剧作为大众文化产品,应避免对暴力、复仇等主题的庸俗化呈现。

著名编剧张永琛表示,《吉天照》的探索虽未达预期,但其对短剧行业标准的重塑尝试仍具先锋意义。在短剧市场竞争日益白热化的2025年,创作者需要在文化表达与商业逻辑间寻找平衡点——既要以工业化效率满足市场供给,更需以人文关怀挖掘内容深度。唯有如此,短剧才能真正从“流量快消品”进化为具有文化生命力的艺术载体。

来源:天津日报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突发!ASEN回应杨和苏! 太突然了。ASEN回应事件。刚刚,ASEN发文回应事件。ASEN表示不会有ROUND2了。"说唱不是...
BBC出品的英剧,豆瓣最低9分... 如果你正经历焦虑、社恐、被催婚、被误解的人生,那这部剧能让你笑出声,也能让你在笑声里偷偷流泪。这部剧...
《天地剑心》和《水龙吟》各看5... 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侵删。同末两大S+级制作迎来正面对决。一边是陈毅、李一桐主演的《天地剑...
给2025年最好的短剧排名:炙... 不知不觉,2025年已经步入10月中旬了。从《盛夏芬德拉》的电影级质感、《后宫凌云传》的精美服化道,...
全程在大足实景拍摄!微短剧《奈... 近日,全程在大足实景拍摄的微短剧《奈何奈何不逢君》正在抖音及海外平台热播,上线5天热度持续走高,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