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黏膜脱垂,又称为直肠脱垂或直肠脱出症,是指直肠黏膜从肛门脱出的一种疾病。其症状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肛门部脱垂:患者可明显感觉到直肠黏膜从肛门脱出,形成肛门脱垂样的肿块,一般在排便后或长时间站立、行走后加重,休息或卧床后减轻。
2. 肛门不适感:患者常感到肛门部压迫感或坠胀感,排便时可能会有肛门疼痛或异物感。
3. 排便困难:直肠黏膜脱垂可导致排便困难,患者需要用手指推压或用手指支撑肛门黏膜才能排便顺利。
4. 出血:直肠黏膜脱垂时,由于黏膜暴露在外,易受到刺激,可能会引起出血,表现为鲜红色血液滴入便盆或血液附着在粪便表面。
5. 粪便异常:部分患者可能出现便秘、稀便或便意不畅等粪便异常症状。
需要注意的是,直肠黏膜脱垂的症状因人而异,严重程度也不同。有些患者可能只有轻微的症状,而有些人可能出现较严重的症状。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建议及早就医进行确诊和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