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前脚刚迈出写字楼,后脚就找了个室内攀岩馆“飞檐走壁”。怎么,是压力大得想要修仙?还是要亲手为生活上点“墙度”?当代年轻人最好的解压方式,已不再是频繁地外出社交,比起走进各种充斥欢腾的派对中,他们开启了一种非常规的“自虐式”解压。下班上墙,来一场同自己的较量。随着运动攀岩在2020年加入东京运动会参赛项目后,“室内攀岩”这股风,也逐渐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刮起,并迅速收割一众属于它的追随者。这是一项有别于传统健身项目,不仅兼具趣味性和挑战性的运动方式,还有意想不到的治愈奇效。尤其针对急需释放压力的上班族,室内攀岩不探讨美观,更不会对你的攀爬方式进行限定。上,就完了。这正好戳中了那些只能循规蹈矩的打工人的痛点!因为他们通常不光要007随时在线,还需要完全按照老板的审美、逻辑、处事方式工作,甚至偶尔还要被质疑:“能干干,不能干别干了”。时间长了,就问谁不想发疯?小红书@敏敏是个大哎呀哎呀▐
但室内攀岩就不同,只要我抵达终点,无论姿势如何扭曲、面部如何狰狞,都算“绩效合格”。也许还能收获鼓励与欢呼,就算我“行差踏错”,也会有来自陌生人的善意引导。这谁能不心动。上班时在老板那里被扣掉的积极性和成就感,下班后来到攀馆就被自动补齐了。上海徐汇区某室内攀岩馆,开业后的第一个周末就迎来爆满。
小红书@巴尼爸爸▐
最戳中打工人的是,整个过程中没有毫无疑义的内卷和猝不及防的小人,你所面对的仅仅是一面墙而已。无需与他人“攀比”或“竞争”,真正的对手只有自己。即便碰到了前辈,没关系,岩馆里无论技术高低,大家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即便你实行“曲线救国”的策略,也没关系。总之,登顶就行。和朋友D在进行这场关于「室内攀岩」主题对话的最后,我问他:“班不想上,这么累的攀岩为什么可以雷打不动地一周三次?”他说:“职场新人往往是敏感和内耗的,在寂静无人的深夜我总会掉入思想的陷阱。‘我是不是话没说清楚,领导会误会吗?’‘同事最近对我的态度为什么这么差?’等等,但只要来到岩馆一上墙,我只想着千万别掉来,根本没空给自己加戏。晚上睡眠质量都好了不少。”本该带着“竞技”“硬核”标签的攀岩,被打工人营造出了家的氛围。不光工作日晚上往岩馆扎,周末也要泡在里面。只因室内攀岩的走红,让年轻人充分感受到低成本带来的运动快乐。他们不用一大早化身特种兵前往郊外,再睡眠不足的爬个山、徒个步,伴随着夕阳马不停蹄地往家赶。尤其对于还未实现有车自由的年轻人来说,高效、性价比、好实现才是他们的选择。小红书@惶然路▐拿北京举例,单次150元左右的定价和很多运动相比,在接受范围内。一顿“绿化带”的价格,就能让打工人享受攀登的挑战和下落的紧张感,并且仿佛身临其境,做主宰自己世界的“王”。试问谁能不心动?而且相比于同类型的健身房来说,岩馆的前期投入成本更高,配合次卡入场票制度,消费者完全不用担心它是否会随时跑路。除了基础入场费之外,专业岩馆也提供私教课和团课,不同的岩馆根据服务人群不同,课程也会有所不同。儿童培训或成人攀岩、专业选手或新手,甚至有定时专门面向女性的小班课程。细致入微,便于消费者“对号入座”。小红书@aone and aone▐
话题再回到开头,为什么称室内攀岩是上班族的最爱。
因为入门成本低,不光入场券价格合适,装备更是可以随心所欲。
近年来流行的中产运动,或多或少都在装备上“卷”出了一套固定模板与特定场景:雨崩徒步要不经意间露出胸前的Patagonia;长安街骑行要一周7天不重样的穿搭,X-Bionic是永恒的标配;淮海中路 Citywalk是一定要有Sweety betty的。没有熟悉的牌子,那就对了。
太大众了,是彰显不出中产的好品位的。
但室内攀岩,没有ootd,也没有鄙视链。剪短指甲,换上最方便舒展、运动的衣服,一双鞋,最多再配一个粉袋足够了(新手小白可以去现场租)。最贵的攀岩鞋大约一千出头,连中国攀岩集大成者何川也穿这个。真正的攀岩大神,从来卷的都是技术,因为岩壁是不会撒谎的。
各位上班族,放心大胆地冲就好了。
去过一次你就会发现,它比被包装过度的中产运动更加货真价实,室内攀岩是无法通过一些摆拍来帮你营造紧张氛围感,也无法虚拟出不属于你的技术。因为每次向上跨越都是切实的考验与挑战,就像生活中的困境一样。但只要登上去了,就是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