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张榜公布通缉犯人,明明画像水平很差,为何还能抓到人?
创始人
2024-10-09 23:50:14

在照相机发明之前,古人要想留下属于自己的相貌,那就全得仰仗各位画家了。皇帝或者知名大臣自然不必说,他们的画像是由大师画家所提供的,和真人应该不会相差太大,但是如果古代想要通缉犯人的话,那么官兵们临时聘请的画家可就不是那么靠谱。也许一个笔误,通缉令上的人物画像就走了样,那么在如此之差的画像水平之下,为什么通缉犯往往还是能被抓获归案呢?

这就要从通缉令上所写的东西说起了。通常来说,中国古代要想抓一个人,通常会将他面部的具体特征和平时的一些生活细节进行详细描述,而画像充其量只是一个参考作用,就跟现在画着的红烧牛肉面里面没有牛肉一样,一切还是以白纸黑字为主。尽管在中国古代,老百姓的识字率只有5%作用,但是围观群众之中总有那么一两个秀才识字,根据图文结合,通缉犯是很难混迹在人群之中不被百姓发现的。

其次,通缉令上有着一句很厉害的话,那就是谁敢包庇罪犯,通常也要承担连带责任。因此,百姓就算是在街上发现通缉犯,也是绝对不敢私藏罪犯的,因为弄不好就会把自己一家几口赔进去,如果罪行严重的甚至还要和罪犯一起被株连九族。秦汉以来,“连坐”和“族诛”的推行,使得通缉犯丧失了生存的土壤,只能在老百姓的冷眼旁观之中束手就擒。

最后,凡是能够上通缉令的人物,官方也会给出十分高额的悬赏,动不动就是“赏银输数万两”,要知道,在中国古代,一两银子的购买力差不多相当于人民币600块,就算按照最低的一万两来计算,那也是数百万的巨额奖金。在利益的驱使之下,很多贫苦的老百姓自然是见钱眼开,因为这样一大笔钱足以改变一个家庭的生活轨迹。

在重金的趋势之下,大部分老百姓的心肠都会向铁一样建议,不但会主动帮助官府扭送那些看起来像是嫌疑犯的的人,并且还会发动自己的家人一起去寻找通缉犯,在这样一张天罗地网之下,通缉犯要想逃出生天,除非能够比官府更狠,出更高的价钱买自己的一条性命,否则最终的下场就是在人民群众的汪洋大海之中被彻底击败,最终成为官府的阶下囚。

相关内容

热门资讯

突发!ASEN回应杨和苏! 太突然了。ASEN回应事件。刚刚,ASEN发文回应事件。ASEN表示不会有ROUND2了。"说唱不是...
BBC出品的英剧,豆瓣最低9分... 如果你正经历焦虑、社恐、被催婚、被误解的人生,那这部剧能让你笑出声,也能让你在笑声里偷偷流泪。这部剧...
《天地剑心》和《水龙吟》各看5... 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侵删。同末两大S+级制作迎来正面对决。一边是陈毅、李一桐主演的《天地剑...
给2025年最好的短剧排名:炙... 不知不觉,2025年已经步入10月中旬了。从《盛夏芬德拉》的电影级质感、《后宫凌云传》的精美服化道,...
全程在大足实景拍摄!微短剧《奈... 近日,全程在大足实景拍摄的微短剧《奈何奈何不逢君》正在抖音及海外平台热播,上线5天热度持续走高,抖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