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没看过印度影片了。上一部电影应该是《贫穷窟里的百万富翁》,不知算不算印度电影,导演是英国人。一想到印度电影,就会想起载歌载舞的旋律,华丽的服饰,庆典的氛围,穷小子爱上富家女的桥段,皆大欢喜的结局。
多年前曾看过一篇报道,称“印度是全世界电影产量最高的国度,一年出产影片上千部。”
《摔跤吧,爸爸》要放在印度的社会环境下去看。不然可能会产生“何不食肉糜”式的疑问。学过历史都知道,印度有“种姓制度”。虽然后来被废除了,但在社会的实际运作和生活中依然有“种姓”的影响,人,生下来是分为三六九等的。
印度又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重男轻女的国家,女孩子几乎没有选择未来的机会。《摔跤吧,爸爸》里,借一位少女新娘羡慕摔跤的姐妹俩“有个好父亲”的话,说出了印度女孩的人生之路——与锅碗瓢盆为伍,十几岁就嫁作人妇。
这是一个根据真实故事改编的影片。爸爸马哈维亚·辛格·珀尕(读gǎ。爸爸的名字好长,记住他叫“珀尕”就好了,就像《流浪者之歌》让我们记住了拉兹和丽达)曾是印度国家摔跤冠军,后因生活所迫放弃摔跤。他希望能生个儿子帮他完成梦想——为印度赢得世界级金牌。
不料命运捉弄,他接连生了四个女儿,在村里被人笑话。偶然的机会,两个女儿把几个男生打得找上门去,他决定教女儿摔跤,决心把女儿培养成能为印度争夺世界摔跤金牌的人。期间,经历了女儿的抗争,舆论的非议,国家教练误导,曾经的失败等等,大女儿吉塔最终夺得冠军,二女儿也获得全国冠军。印度国歌响彻在体育场内,吉塔站在冠军领奖上,印度国旗高高悬挂。
所以我说这是部印度“主旋律”电影,正能量。故事情节很简单。但,好像,我们已经好多年拍不出这样的电影了。为什么?为什么?答案啊,在风中。
影片开始,因为生了一个又一个女儿,爸爸知道没有儿子去帮自己实现未能实现的冠军之梦时,非常沮丧,看到可以培养女儿的可能性并付诸行动时,我忽然想到网上的一个小段子:自己飞不起来,就在窝里下个蛋,要下一代使劲飞。那些自己实现不了的梦让孩子去实现的家长,在国内目前的语境里有极大可能被指“价值观有问题”,“自己飞不起来,下个蛋要下一代飞”,控制儿女的人生。
可为了改变命运,又有什么错呢?
我曾看过一个二十多岁还在上大学的女生写的文章,言语中对父母当年不逼自己一把多有责备。如果父母也逼着自己学习琴棋书画,有个爱好和特长,不至于到了大学才发现自己一无所长,想起小时放弃的画画和小提琴,都学了个半吊子。当年她自己不想学了,父母也不逼她,回头又写文章责备父母——你们为什么不逼我?!
珀尕把两个女儿逼成了世界冠军和国家冠军,郎朗被父亲逼成了世界级的钢琴演奏家,蒋方舟被母亲逼成了作家,少年成名保送清华……不逼孩子的家长,真的未必是好家长,真的将来可能会被孩子抱怨。
像我这种泪点很低的人,看这部影片其实没掉几滴眼泪。只是珀尕对吉塔说:“你要得金牌,得银牌别人不会记住你,而榜样永远不会被遗忘”时,掉下眼泪;只是在珀尕说:”你的胜利不是你一个人的,你会是所有不愿意一辈子面对锅碗瓢盆的女孩子的榜样。”时掉下眼泪;只是吉塔眼看就输掉最后一局时却在最后一秒反败为胜,珀尕被囚禁在地下室听到印度国歌响起,知道女儿赢了时,跟着他掉下了眼泪。影片里的爸爸是女儿的精神支柱。虽然吉塔有教练,但坐在比赛场上的爸爸才是他真正的教练。当最后一场比赛爸爸被教练囚禁不能临场指导,吉塔靠父亲给予的精神力量、靠自己赢得奖牌,她才真正地“成功”和“成长”了。
这部影片对印度这个国家的所有女性的意义可能就是:让那些看不起女孩的人闭嘴吧!
饰演父亲的阿米尔汗有“印度的刘德华”之称。据悉,51岁的阿米尔汗为了演绎《摔跤吧,爸爸》男主角19岁、29岁、55岁三个人生阶段,先以正常的体形完成19岁戏份的拍摄;随后迅速从138斤增肥至194斤饰演55岁发福中年大爷;最后花了5个月的时间瘦成144斤,体脂率从37%直降到9.8%,完成29岁的戏份。阿米尔汗本身就是一个大写的励志的人啊!
目光炯炯内心温暖 微信公众号【丁是丁】ID:dsd555555
第一个:阿底峡尊者临别教言
——欲求解脱的勇士心髓
南摩格鲁贝!!
阿底峡尊者到阿里地区住了两年,期间以菩提光头人为主的众弟子,向尊者求得了很多的教授。尊者想回印度,准备起程的时候,菩提光头人请求尊者再开示一些教言,尊者说:“有以前传授的教言,就可以啦!”但菩提光头人一再请求,于是,尊者开示道:
耶玛火!
具足大智而心胸豁达的朋友们,愚昧无知的我,虽然无资格建议,
但由于你们这些真心圣贤朋友们的鼓励,浅陋无知的我就作些建议吧。
在没有证得菩提之前,是需要上师的,所以,要依止圣者善知识;
在没有证得真如之前,是需要闻法的,所以,要听闻上师的教授;
仅仅了解佛法,是不能获得佛果的,所以,光了解不行,要修持;
远离对自心有不良影响的地方,常居住在能增长善业的地方;
在修行没有获得稳定之前,喧嚣是有影响的,所以要依靠僻静的山林;
要舍弃那些令自己生起烦恼的朋友,常依靠令自己增长善业的朋友;
世俗的事情没有终结的时候,将它们搁置一旁而安住;
不论是白天,还是黑夜,恒时行善作回向,时常观察自心;
光有窍诀,有什么用呢?应如上师所传的那样去修持;
具足大恭敬心去修持,不久的将来,定会证果;
自己只要如理如法的去行持,吃穿自然会有的。
朋友们!
贪欲如盐水,没有满足的时候,要知足啊!!
弃傲慢与自满,令自心调柔温和;
所谓福报的喧嚣,是修道的障碍,应该要舍弃;
得到别人的恭敬,是魔鬼的绳索,就像路边的石头那样,将它舍弃;
声誉和赞美之词,是诱惑,应该像鼻涕一样将它扔掉;
现在拥有了幸福和亲情,但只是短暂的,应该抛之脑后;
比现在更长远的,还有来世,为了那长远的来世,去积累些资粮;
临终的时候,一切都会遗弃,所以一切都不要去贪著;
对弱者要生起悲心,尤其不要去欺辱他们;
应舍弃对仇人的嗔恨和对亲人的呵护,亲疏平等无别;
对于具足智慧的人,不要嫉妒,要恭敬并领受其功德;
不要观察他人的过失,应观察自己的过失,将自己的过失像坏血一样的清除;
不要想着自己的优点,要想着别人的优点,要像奴仆一样,恭敬所有的人;
对所有的众生,要生起父母的想法,对一切众生,要像儿女一样疼爱;
应该常常面带微笑,心怀慈悲,远离愤恨,说正直语;
无关的话语说得太多了,就会产生错误,应该懂得节制;
没有意义的事做得太多了,就会耽误修善,应该放下非法的事情;
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不要下太多的工夫,下了也是白费;
一切都如愿是比较困难的,具足宿业必然会成功,顺其自然好了。
该耶!
若做了圣贤们不悦的事情,跟死人没有两样,所以要远离欺骗,正直做人;
今生的苦乐,都是前生的业力造成的,不要抱怨他人;
所有的安乐都是上师加持的,要念其恩德;
自身没有获得调伏之前,不可能去调伏他人,所以,要先调伏自己;
没有神通,就没有能力教化他人,所以要精进地修持;
积聚的财富,最终也要离散,所以,不要为了财富去造业;
如借来一般的享受,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要以布施供养做庄严;
为了今生的庄严和来世的安乐,时常要清净持戒;
末法时期,贪嗔异常炽盛,所以,要披上无有愤怒的忍辱铠甲;
因为懒惰,我们在轮回中流转到了今天,所以,要像烈火一样勇猛地修;
一直以来,由于放逸,我们虚度一生,所以,要修持禅定;
由于邪见,我们没有证得真谛,所以,应该在真谛上下功夫。
朋友们!
轮回的沼泽中,没有什么幸福可言,所以,应该走到解脱的干土上;
上师的教授,若如实地去修持,轮回地苦海就会干枯。
以上的教言,不应该只是口头上说说而已,而应该放在心里,请去实践;
如果能这样去做,不单我会高兴,自他一切众生也都会快乐。
愚昧无知的我,讲了这些教言,请您聆听!
(这就是阿底峡尊者传授给菩提光头人的教言)
第二个:《佛子行三十七颂》
那莫罗给夏(上“日”下“阿”音ra)雅!
虽见诸法无来去,然唯精勤利众者,胜师怙主观音前,三门恒时敬顶礼。
利乐之源诸佛陀,修持正法而成就,亦依了知其行故,于此宣说佛子行。
已获暇满大舟时,为自他渡轮回海,日日夜夜不懈怠,闻思修持佛子行。
贪恋亲方如沸水,嗔恨敌方如烈火,遗忘取舍愚暗者,抛弃故乡佛子行。
离恶境故惑渐轻,无散乱故善自增,净心于法生定解,居于静处佛子行。
长伴亲友各分离,勤积之财留后世,识客终离身客店,舍弃今世佛子行。
交往恶人增三毒,失坏闻思修事业,令成无有慈悲者,远离恶友佛子行。
依止正士灭罪业,功德增如上弦月,殊胜上师较自身,更为珍爱佛子行。
己尚缚于轮回狱,世间天神能救谁?故知殊胜无欺处,皈依三宝佛子行。
佛说难忍恶趣苦,皆为恶业之果报,是故纵遇生命难,永不造罪佛子行。
三有乐如草尖露,乃是瞬间坏灭法,了知恒时无变法,希求解脱佛子行。
无始时来慈我者,诸母若苦自何乐,是故为度无边众,发菩提心佛子行。
诸苦由求自乐生,圆满正觉利他成,是故己乐与他苦,真实相换佛子行。
何人以大贪欲心,夺或令夺我诸财,自身受用三世善,回向于彼佛子行。
我虽无有些微错,何人若断吾头颅,然以悲心将彼罪,自身代受佛子行。
有者百般中伤吾,恶名纵遍三千界,然我深怀慈爱心,赞其功德佛子行。
何人大庭广众中,揭露吾过出恶语,于彼亦作上师想,恭敬顶礼佛子行。
吾如自子爱护者,彼纵视我如怨敌,犹如慈母于病儿,尤为怜爱佛子行。
与我等同或下士,虽以傲慢而凌辱,然吾敬其如上师,恒时顶戴佛子行。
贫穷恒常受人欺,且为重疾恶魔逼,众生罪苦自代受,无有怯懦佛子行。
美名远扬众人敬,亦获财如多闻子,然见世福无实义,毫无傲慢佛子行。
自嗔心敌若未降,降伏外敌反增强,故以慈悲之军队,调伏自心佛子行。
一切妙欲如盐水,愈享受之愈增贪,令生贪恋诸事物,即刻放弃佛子行。
一切境现唯心造,心性本来离戏边,了达此理于二取,皆不作意佛子行。
逢遇悦意对境时,视如夏季之彩虹,虽显美妙然无实,断除贪执佛子行。
诸苦如同梦子死,迷现执实诚疲惫,是故遭遇违缘时,视为幻相佛子行。
获得菩提身尚舍,何况一切身外物,故不图报异熟果,慷慨布施佛子行。
无戒自利尚不成,欲成他利诚可笑,故于三有无希求,守护净戒佛子行。
于求妙果之佛子,一切损害如宝藏,故于诸众无怨恨,修持安忍佛子行。
唯成自利小乘士,勤如扑灭燃头火,饶益众生功德源,具足精进佛子行。
当知止观双运理,以此摧毁诸烦恼,真实超越四无色,修习禅定佛子行。
若无智慧以五度,不得圆满菩提果,故以方便三轮空,修持智慧佛子行。
若未观察自错误,以法形相行非法,是故恒时审自己,断除过患佛子行。
以惑谈他菩萨过,则将毁坏自功德,故于大乘诸士夫,不说过失佛子行。
为求利养相互争,失坏闻思修事业,故于亲友施主众,根除贪执佛子行。
恶言刺伤他人心,亦失菩萨品行故,莫说他人不悦词,杜绝粗语佛子行。
烦恼串习难对治,执持正知正念剑,贪等烦恼初生时,立即铲除佛子行。
总之一切威仪中,观心处于何状态,相续具足正知念,成办他利佛子行。
如是勤修诸善根,为除无边众生苦,皆以三轮清净慧,回向菩提佛子行。
为利欲修菩萨道,依照经续论典义,诸圣者言而撰著,三十七颂佛子行。
因吾慧浅无修行,虽无智者所喜词,然依诸多经论故,此佛子行定无谬。
而诸佛子广大行,如我愚者难测故,相违不符等诸过,诸圣者前祈宽恕。
以此善愿众有情,以胜世俗菩提心,等同不住有寂边,大悲怙主观自在。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2.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3.知幻即离,不假方便;离幻即觉,亦无渐次。
4.世间无常,国土危脆,四大苦空,五阴无我生灭变异,虚伪无主,心是恶源,形为罪薮。
5.我观是南阎浮提众生,举心动念无不是罪。
6.复次地藏,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于佛法中所种善根,或布施供养,或修补塔寺,或装理经典,乃至一毛一尘、一沙一渧。如是善事,但能回向法界,是人功德,百千生中,受上妙乐。如但回向自家眷属,或自身利益,如是之果,即三生受乐,舍一得万报。是故地藏,布施因缘,其事如是。
7.复次地藏,若未来世,有诸国王,至婆罗门等,遇先佛塔庙,或至经像,毁坏破落,乃能发心修补。是国王等,或自营办,或劝他人,乃至百千人等布施结缘。是国王等,百千生中,常为转轮王身。如是他人同布施者,百千生中,常为小国王身。更能于塔庙前,发回向心,如是国王,乃及诸人,尽成佛道。以此果报,无量无边。
8.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0.觉了一切法,犹如梦幻响。
11.佛言: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12.阿字十方三世佛,弥字一切诸菩萨。陀字八万诸圣教,三字之中是具足。一句弥陀是佛王、法王、咒王、功德之王。专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即是总持总念诸佛、诸菩萨、诸经咒、诸行门。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六字全收。」亦谓「赅罗八教,圆摄五宗。」既得临终往生净土,亦获现世身心安乐。
13.念阿弥陀佛功德,多于念地藏菩萨百千万倍。何以得知?准《观音经》,有一人供养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乃至一时,不如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十轮经》云:‘一百劫念观世音,不如一食顷念地藏菩萨。’《群疑论》曰:‘一大劫念地藏菩萨,不如一声念阿弥陀佛。’何以故?佛是法王,菩萨为法臣,如王出时,臣必随从,大能摄小。佛是觉满果圆,超诸地位,所以积念者功德最多,过于地藏百千万倍。菩萨未属佛地,果未圆满,故功德最少。”
14.心有所住,即为非住。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5.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
1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17.舍利弗,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其人临命终时,阿弥陀佛与诸圣众,现在其前。是人终时,心不颠倒,即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国土。舍利弗,我见是利,故说此言。若有众生闻是说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
18.若诸世界六道众生,其心不淫,则不随其生死相续。汝修三昧,本出尘劳。淫心不除,尘不可出。纵有多智禅定现前,若不断淫,必落魔道。
19.知见立知,即无名本。
20.归元性无二,方便有多门。
21.佛言,爱欲莫甚于色。色之为欲,其大无外,赖有一矣,若使二同,普天之人,无能为道者矣。
22.厌离未切终难去,欣爱非深岂易生。铁围山外莲花国,掣断情缰始放行。
23.报君今日是十六,念佛须当戒淫欲。淫欲断时生死断,便是如来亲眷属。
24.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因缘生灭法,佛说皆是空。
25.缘起法身偈诸法因缘生,我说是因缘。因缘尽故灭,我作如是说。
26.七佛通诫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自净其意,是诸佛教。
27.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28.迦叶佛偈 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29.尸弃佛偈 起诸善法本是幻,造诸恶业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风,幻出无根无实性。
30.毗舍浮佛偈假借四大以为身,心本无生因境有。前境若无心亦无,罪福如幻起亦灭。
31.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32.释迦牟尼佛偈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
33.拘留孙佛偈见身无实是佛见,了心如幻是佛了。了得身心本性空,斯人与佛何殊别。
34.拘那含牟尼佛偈佛不见身知是佛,若实有知别无佛。智者能知罪性空,坦然不惧于生死。
35.一迷为心,决定惑为色身之内,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弃之,唯认一浮沤体,目为全潮,穷尽瀛渤,汝等即是迷中倍人。
36.皱者为变,不皱非变;变者受灭,彼不变者,原无生灭,云何于中受汝生死?
37.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38.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宁静怡菲台,何处染尘埃,本来无一物......
上一篇:幽默风趣简短的笑话
下一篇:幽默风趣的笑话大全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