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很好奇各个省份当地的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特色。经过悠久的历史,漫长的岁月里,省份不断的发展和继承,有很多丰富的民俗文化互动,进而形成了我们熟悉的当地文化特色。我整理了一下相关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一、东营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哪些 一、山东的民俗文化
山东的戏曲文化十分丰富,戏曲种类多样,有山东梆子、两夹弦、吕剧、柳琴戏等。山东梆子流行于鲁西和鲁中;两夹弦流行于鲁西,伴奏乐器为四弦胡琴;吕剧又名琴戏,起源于山东琴书;柳琴戏伴奏乐器为柳叶琴。山东的鲁菜属中国八大菜系之一,食物偏咸。因地域差异,鲁菜又分为胶东菜、济南菜和孔府菜三个菜系。
二、山东独特的酒桌文化
山东人大多爱喝酒,故形成了极具山东特色的酒桌文化。东家坐正对门口的位置,东家左边为主宾,右边为次宾。山东沿海有些政府不允许中午时分喝酒,但难免有上层领导视察等情况,便自制了山东特有的中酒杯来陪酒。入座后,每个人都需喝一杯倒满了的酒,名为门前杯,这酒需分六次喝完,包含了发达的吉利意思。第一杯酒喝完后,主陪带头领大家喝第二杯酒。
山东的民俗文化有很多,类型丰富多样,极具地方特色,有条件的朋友有机会一定要去一趟山东,亲临其境,切身感受当地的风俗习惯,你们一定会不虚此行!有一点要提,现在大多数地区的民俗文化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流失、损伤,我们要保护好当地的民俗文化,做到不破坏它们,自己可以多了解民俗文化,自觉传承濒临流失的传统文化,因为这可是中华民族的无价之宝。
二、东营传统文化特色及习俗 齐笔制作
在广饶县,有一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浙江湖笔、安徽宣笔、河北衡笔并称为中国四大名笔,它就是齐笔。齐笔传统制作工艺发源于广饶县南部,因该地区属齐国乐安,故所产毛笔称曰“齐笔”,因而为广饶县赢得了“齐笔之乡”的美誉。
两千多年来,齐笔不仅依旧传承着博大精深和淳厚朴实的齐文化,同时也作为一种民间工艺,滋润着一方水土,养育着万户百姓。
齐笔制作严谨、工艺独特,推动了中国书写文化的进步和中国文官制度的发展,不仅是中国书法绘画事业必需的工具,而且外形美观,极具艺术性和观赏价值。齐笔制作在当地小有规模,带动了当地大量人口就业、脱贫,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齐笔工艺馆的建设也带动了旅游业的发展,促进了文旅融合。
据齐笔传承人郭明昌介绍,从选料到成笔,齐笔制作要经过浸、拔、梳、剔等150多道工序。齐笔制作考究,因此,制作的齐笔丰颖尖锐、丰硕圆满、修削整齐、软硬适度、健劲有力,美观耐用,具有尖、齐、圆、健之四德。
孙斗跑驴
一人扮骑驴妇女,把驴形道具系在腰间,上身做骑驴状,以腰为中心,左右小晃身,下身用颤抖的小步蹭动,模拟驴的跑、颠、跳、踢、惊、犟等动作和神态,另一人则扮赶驴人,跟随鼓点节奏,做出赶、拉、牵、撵等动作,诙谐幽默,生动风趣,这就是起源于广饶县陈官镇孙斗村的孙斗跑驴。
东营市孙斗跑驴最早追溯到清朝末年,在历史的长河中经过风雨洗礼原本已经破损不堪,直到孙奎山老人把孙斗跑驴重新捡起。孙奎山老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克服困难,奔走教学宣传,孙斗跑驴终于在2013年被写入山东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孙斗跑驴的独到之处,就是将当地百姓耳濡目染的民间故事、风土人情、生活中的善恶美丑,用朴实的语言编排成戏曲段子,通过骑驴人与赶驴人之间的说、唱、舞的表演来抒发表达人们的感情。它动作活泼、奔放、诙谐风趣,在抑扬顿挫的说唱声中,产生出强烈的震撼力和艺术感染力。跑驴一般是表现一对农村新婚夫妻在回娘家的路上,过沟、爬坡、驴惊、抢救等经过,有说有舞,诙谐风趣。跑驴主要伴奏乐器有鼓、小鼓、大钹和小钹等,烘托表演的气氛和节奏。
谈起“驴”的制作过程,孙奎山介绍说,要利用钢筋、铁丝焊接“驴”框架,加上可以转动的“轴承”,下边加上支架和四个小轮子,用电灯泡作眼睛,以兔皮、驴皮、驴耳、驴尾等不用加工的原材料进行装饰,使过去的形似“驴”发展成为形神兼备惟妙惟肖的活道具。经他们重新改制的“驴”,不仅可以动耳、摇尾、眨眼、张嘴,而且可以转向进行“旋转360度倒骑”,甚至“落鞍下驴”、“双人同骑驴”等高、难、新的动作技巧,所有这些都是道具改革之下产生的。
东营霸王鞭
霸王鞭是一种舞蹈型的运动,是流传于中国各地的民间舞蹈。又称打连厢、打花棍、浑身响、金钱鞭等。
霸王鞭历史悠久,流传很广,在清代许多著作中对它都有记述,如毛奇龄的《西河词话》中记载:“金作清乐,仿辽时大乐之制,有名连厢词者,带唱带演,以司唱一人,琵琶、笙、笛各一人,列坐唱词,……此人至今谓之连厢,亦曰打连厢。”康熙年间李振声的《百戏竹枝词》中记有:“徐沛伎妇,以竹鞭缀金钱,击之节歌。”这种舞蹈使用的就是霸王鞭。
进行这一运动时,需一手的手指上扣着绣有各种图案的方巾,另一支手执鞭的中端、鼓或竹片,也有双手各执一鞭的。舞起霸王鞭时,以鞭击打或碰击臂、腿、肩、腰、背、脚心、膝、胯、肘、手掌等部位或地面,两人以上舞蹈时,常常互相对敲,随着跳动的步伐,这些器械发出整齐有节奏悦耳的响声。表演者人数不限,可一个人打,男女双打,也可集体分组对打。表演者按一定套路有规律、有节奏地挥舞击打,形成一套跳跃、舞打的连续动作。步法有立、跪、蹲、坐、卧、行进、停留、跳跃等各种动作。击打分十二下、十四下、十六下等,使鞭两端交替不断地碰打自己身体各处,也可棍与棍、棍与地碰击。男女对打和集体对打,有“背合背”、“心合心”、“脚勾脚”、“凤穿花”、“五梅花”、“双采花”、“一条街”、“龙吐水”等竞技动作和舞打队形。霸王鞭运动量大,有跳跃、下蹲、转体以及许多舞蹈动作,舞蹈时用霸王鞭围绕身体的主要关节碰击发出的响声和由此引动上身的拧、摆和小腿的变化和双脚的跳动,形成各式各样的动作。
村民纪学军是军屯霸王鞭的第15代传承人,从10岁开始就学习军屯霸王鞭。据他介绍,军屯霸王鞭距今已有六百余年的历史,一些动作从武术动作演变而来,表演起来气势磅礴、十分精彩。纪学军说:“主要的年代发展趋势是从明朝时候开始,因为徐达将军在我们村屯过兵,就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