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生的作文里写道:“我正走在路上,突然路面出现了一堆牛粪,我大吃一斤(惊)。”老师阅后批道:“海量,海量。” 2、学生的作文里写道:“我的妈妈是一个30多岁的中年妇女。”老师在“中年”两字下面批道:“多余的。”后让学生重抄。学生重抄后此句成了:“我的妈妈是一个30多岁的多余的中年妇女。” 3、有一个人一天吃了三吨(顿)饭 4、一天老师要教同学们一些国策,说着说着就把一夫一妻制写成了一天一妻制,男同学们都有笑了. 5、物理老师让阿衰打印一份关于自由落体的报告。。。阿帅一不小心就写成鸟自由裸体。。。 6、一天,小明他们班来了个新同学,叫朱嘉,和小明同桌,小明看见同桌写名字写的是猪家,他就问:“猪家?你身上哪有猪啊?”
1、某生爱写错别字,老把歇写成喝。
他有篇日记写道“班长指挥我们抬大粪,大伙干得很起劲,谁都不敢喝一喝。后来我们实在有些累,就背着班长偷偷喝了喝。”
2、
某单位的清洁工阿梅聪明勤快,但只有小学三年级文化,经常会写些错别字。
那天,单位卫生大检查,阿梅用拖把将医疗实验室的地板拖得干干净净。因为担心别人进去给踩脏了,她写了张纸条贴在门口:请闲人勿进,我脱得很干净了,阿梅。
1. 谬解 就是对事物或者字词故意不作正确的理解而引出笑话。
如相声《吃药》:
甲:大夫开完药,告诉他,“这两种药都是一天吃三次,大的吃俩,小的吃仨,要按时吃。”
乙:有大片的,也有小片的,好嘛!
甲:第二天他又找大夫来了。大夫一检查,他的嗓子一点也没见好。
乙:又怎么啦?
甲:大夫问他:“药吃了吗?”“吃了”。
乙:怎么吃的?
甲:“大的吃俩,小的吃仨,没错吧?”
乙:没错呀?
甲:“就是没错嘛。昨天我取完药回到家,正赶上两个儿子放学,大儿子我让他吃俩,小儿子我让他吃仨。”
这样一解释,学生听了哄堂大笑。患者对“大的”、“小的”理解的偏差,导致了笑话的发生。其实在笑过之后,学生思索一下就会发现,这也是他们在写作中经常犯的错误。对文字的断章取义,将某些字词在特定环境中才具有的意义任意扩大或缩小使用,特别在做改错题时,常常以偏概全,对题目的理解脱离常轨,以自己的思维方式去判断对错。
2. 望文生义 就是不懂某一词句的正确意义,只从字面上去附会,做出错误的解释。如学生自编自演的相声《冬冬解词》:
丁丁:我有几个词要向你请教。
冬冬:什么词?
丁丁:“胸有成竹”。
冬冬:这个词你不懂?意思很简单,就是说有一个人胸部有成排的竹子。
丁丁:“津津有味”。
冬冬:“津津有味”就是有一个名叫津津的人,他身上有一种味道。
丁丁:那么“打成一片”呢?
冬冬:简单得很,就是两个人扭打成一团的意思。
丁丁:“坐井观天”?
冬冬:有个人坐在井底下看天!
丁丁:“一日千里”?
冬冬:有个人一天能走一千里的路程!
丁丁:哈哈哈哈……
冬冬:(惊奇地)你笑什么?难道我讲错了吗?
这些望文生义的现象常常就发生在学生身上,只不过极易被忽视。这些问题通过相声艺术夸张,相比较教师在课堂上平淡无味地讲出来更有生气,也更有说服力;学生感受真切、生动、形象,纠正错误直接而有成效。
一位江南才子误入皇家园林,被官员拘捕。
官员问:“你是哪里的?竟敢擅入禁地!”
才子报上姓名。
官员说:“噢,原来是位才子。听说你很会说笑话,如果你能说个笑话把我逗乐喽,我就放了你。但是,只许说一个字。”
一个字的笑话可怎么说呢?才子思忖半晌。
忽然,他脱口道:“屁!”
官员一惊:“什么?!”
“屁!”
“什么意思?”
才子解释:“放由您,不放也由您。”
官员一听哈哈大笑,把才子放了。
1、《法制报》上刊登过这么一件真事:一个人到商店买斧子,他让营业员开票报销。营业员开的是,买爹头一把,单价五元,他一看很生气,不过没说什么,只说同志,斧子的斧写错了。营业员一看忙说对不起对不起,重开。那人一看票上开的是“买爷一把,单价五元”。他这时忍无可忍了,拿起那把斧子,砸烂了柜台。打起官司了。
2、我有个朋友,女儿大概6岁多了,认识了不少字。有天我们加班,朋友没办法就把她带到我们单位,我们大人忙,她就像个小幽魂一样到处逛,过一会,她郑重其事地跟她妈妈说”妈妈,我要到牢房那屋玩!”她妈妈很惊讶,说哪?她不耐烦地说”牢房呗,就你对面的那屋”,我们对面是主任的办公室,由于疏忽,上面的”库房”两个字写成了“牢房”!
3、又是一则报刊上的错误。几天前的《青年报》的末版有一家通讯公司做了半个版面的手机广告。上面有十几种手机图案,图案的旁边分别写着六折,七折等字样。可一眼看上去总觉着好像哪儿有点不对头。仔细一看,不禁哑然失笑。原来这些个“折”字都写成了“拆”。“六折,七折”于是成了“六拆,七拆”。据说那次《青年报》的电话成了热线,90%都是向报社反映这些错别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