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个做买卖的特别能吹,麻雀到手里能变成凤凰,一天到集上卖鱼。刚到地方摆好,又来了几个卖鱼的,过一会他问别人,伙计卖多少了。那人说卖了几条,这人又吹开了。说你真笨我都卖了二百条了,他刚说完收税的正好过来了。快缴税,他一下子慌了,忙说其实我还没卖呢,大伙哈哈大笑。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
…………
西北望,射天狼。
苏东坡牛皮哄哄的一边炖着肉一边拿着弓箭瞄准西北方要射中天狼呢。
天狼都要射杀,小孔雀哪敢往那边飞。
庄子与惠子游于濠梁之上。
庄子曰:“鯈鱼出游从容,是鱼之乐也。”
惠子曰:“子非鱼,安知鱼之乐?”
庄子曰:“子非我,安知我不知鱼之乐?”
惠子曰:“我非子,固不知子矣。然,知子莫若父,我最知子心中所想。”
在一九八O年,我家在浙江金华,金华火腿闻名全国,金华道琴历史悠久,当时我十三岁,我家对门邻居二十多岁的小青年,他在唱金华道琴很好听,还有点风流,内容是说一个十八岁的大姑娘嫁了一个很难看的丈夫,歌词还押韵,我听了几次我也会唱了,我现在还记得很清楚,我觉得写这词的人很有文化,大家听了以后人人赞赏,我把歌词背诵一下“东方里出来一点红,十八岁的大姑娘想老公,别人家的老公帅得的,我家的老公将难看,眼睛红烘烘,鼻头象烟囱,口蒲象山洞,背脊公公象虾公,四脚四手鸡爪疯,一身都是癞麻疯”,这绝对是一流的,这是传统文化,朗朗上口的好段子,要有点文化才听得懂。
我觉得文化人才能看懂的段子,就是著名的背影里的段子,其中有一段父亲去给儿子买橘子的过程,就成为了一个文化人才能看懂的段子,很多人都会看玩笑说,我去给你买橘子,其实他是在当你的爸爸。
”螃蟹在剥我的壳,笔记本在写我。 漫天的我落在枫叶上雪花上。 而你在想我。”全部反过来读,我剥螃蟹壳,我写笔记本,漫天的雪花和枫叶落在我身上。我在想你。所以细细品味,还是挺称赞作者的文采。
忙和累肯定是个托词。再忙再累你总有空拉屎,拉屎的时候你很可能在撸游戏看网综。你也许在某些时刻有强烈的读书意愿——例如在书展上或者书店里暗下决心,结果却发现,买书如山倒,读书如抽丝。
看着书橱里整齐如新的书,你安慰自己:啊,买过就是读过。
别说你,我也经常这样。
有一天我陪儿子逛书店,儿子死活要买一本非常晦涩的科普书。我怎么劝都没用。我本着“买过就是读过”的念头把它买回家,却发现儿子一边查字典一边慢慢啃,居然花了好几天把它读完了。
因为我自己几乎没有这样的动力,所以我就很好奇。为什么他这个年纪居然有动力读书,到我这个年纪明知读书重要,却懒得要死呢?于是我问儿子,你怎么有动力把这本书读完?
儿子给出了一个让我恍然大悟的答案:因为有同学在读。
大家一起讨论,一起聊天,阅读不仅仅是提高自己的方式,也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桥梁。
孩子读书,一方面是老师家长盯的,另一方面也是同学之间互相熏陶的。课外书更是如此。在我读书的时候,男生的金庸,女生的琼瑶,都是这样带起来的。不读的同学,在听到大家感慨降龙十八掌的时候会一脸茫然,恨不得赶紧把书抢来,加入到话题中。
共读,是读书非常大的动力。我们可以因此获得一些心照不宣的表达,属于群体间的默契。正如火车站里买橘子占人便宜的段子,只有两个人都读过同一篇文章,才能体会到它的妙趣横生。
为什么长大之后,我们开始不爱读书?尤其不爱读有营养的书?
其实不是因为懒,也不是因为忙。是因为离开校园以后,我们失去了可以一起读书的人。是因为我们每次合上书,都会陷入无法分享的孤独。
初中的时候和同学的友情最真挚吧,并且那时候也没有太多的烦恼,没有工作的压力,朋友之间都很单纯,不会想到怎样赡养自己的父母,很多很多的东西长大后都需要考虑
人总是这个样子的,在当时并不会感觉有什么好的,可是等到长大了,回头看看,就会感觉得到那时的好。学生时代的你还是个孩子,不会有太多的心机,可以跟同学们没心没肺的笑着玩在一起,可是长大的我们却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
这很正常,每个人的经历不一样,想法不一样
可能你心存遗憾吧,很多人都有这种感觉。
下一篇:写则吝啬鬼的故事或者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