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结构-功能教学法是近年来在中国对外汉语教学中主要运用的教学法,笔者从教学实践的角度,以交际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文化渗透原则三个方面理解此教学方法,并提出了因材施教、师生互动、趣味横生、持之以恒几项保障措施。
关键词:结构-功能;交际性;循序渐进;文化
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学理论与方法过去和现在都有许多种,中国近些年来形成了结构-功能法为主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这种方法的主要内容是:“听说读写全面发展,阶段侧重,重在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既能说出合乎语法的话,又能说出得体的话。所谓得体,就是所说的话适合语境的需要。语境内容包括具体的上下文,说话者的社会地位、性别、心理因素,谈话的时间、地点,说话者特有的民族文化等。①”
在这个效率较高的教学法中,笔者认为贯穿了以下几个原则:
一、交际性原则。或者可以称为实用性原则。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在训练的时候以交际作为目的,也以交际作为手段。也要经过一段由模仿、模拟交际转化为真实的交际,让留学生能够活用课本上的知识,而不是停留在课本和课堂上。
比如“买东西”这个话题,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杨寄洲主编的《汉语教程》第一册(上)第八课中,课本上学了“苹果一斤多少钱”、“橘子怎么卖”,“太贵了”,“我要两斤”,“一共多少钱”等句子,这些来源于日常生活的语言如果只是停留在课本上就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学习这一课的时候,可以让学生模拟为商人和顾客来进行对话,下课的作业自然应该布置去市场上买东西的对话。在那里他还可以知道葡萄、香蕉、芒果、桃子┅┅很多水果和蔬菜的名字,买东西过程还加强了对语言的记忆,同时还可以学习中国人如何讨价还价,或许还可以练习打招呼、问路等会话。下一次课,复述买东西的过程,把听到的但不会写的生词说出来,教师把生词写出来,在兴趣的驱使下又学会了生词。
二、循序渐进的原则。学习总是要遵循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过程,教材的编写首先应该考虑词汇与语法点的控制。教师在讲解之初,不可口若悬河、滔滔不绝,要慢慢地讲,要以学生学习和掌握的程度作为标准,而不能以教了多少个汉字、讲了多少页课本、学了多少篇课文作为标准。
循序渐进的原则首先表现在教材安排上,学生在初级阶段中先注重“说”和“听”,其次是“读”和“写”。等学生对汉语的听和说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感性认识再去慢慢强化读和写,在滚动式的学习中,听说读写相互促进。
循序渐进的原则还表现在“说”上。
首先是拼音问题。
在声母的教学上,为了能够看清送气音p、t、k和其他非送气音的区别,可以放上一张纸条在嘴的前面,也可以点燃一根蜡烛,增加趣味性,等学生已经掌握发音方法之后,这些道具自然就不需要了。
一些错误的发音在一开始需要及时纠正。比如日韩留学生在学习拼音之初常见的错误是“f”音发为“p”音,如“咖啡”一词容易发音成为“kapei”,舌尖后音“r”音和舌尖中音“l”音的混淆,舌尖前音z、c、s”和舌尖后音“zh、ch、sh”的混淆。对于这样的情况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练习,可以把一些带有舌尖前音和舌尖后音的字词故意放在一个句子中,如:“春天来到了村子里”;“十四是十四,四十是四十”;“我的知己是我自己”等句子。
此外韩国留学生在开始表达的时候重音和轻声也处理的不当,比如说:“知道了”,其中“知”为阴平,而“道”和“了”则是发的轻声,而韩国学生的发音则是“道”发了去声,并且重读这样一来,他们的发音就如同中国人在生气的时候发的“知道了”。
俄罗斯留学生刚刚开始学汉语与中国留学生刚刚开始学习俄语一样困难。除了日韩留学生出现的问题外,在发音部位与发音方法上有许多不同,常见的错误是声调不准确,发音中容易有鼻音,舌根音g、k、h混淆。
对于外国留学生而言最难掌握的是声调:
笔者让俄国留学生和韩国留学生读王之涣的诗《登鹳雀楼》,结果如下:
白日依山尽,其中“山”字读成了上声,“尽”则读成了阴平;
黄河入海流。其中“河”字读成了去声,“海”也读成了去声;
欲穷千里目,其中“欲”字读成了阴平;
更上一层楼。其中“更”和“上”都读成了阴平,“层”发为阴平,“楼”读成了去声。
这样看来,一声变三声,二声变一声,二声变四声,三声变四声,四声变一声,加上在其他课文和对话时的变调,如四声变三声,三声变一声,变幻莫测各种变调的排列组合几乎全部都有,很难推究其变调的规律。
如果声调掌握不好,容易引起误解和笑话:
一个外国留学生问一个中国的老人:
“你愁不愁?”
“不愁!”老人边回答边感到很奇怪。
“你丑不丑?”“┅┅”老人很生气,我长得丑不丑和你有啥关系,没有回答。
“你臭不臭?”“┅┅”老人很生气地瞪了他一眼,想我刚刚洗完了澡,怎么这么没有礼貌?
学生看见老人生气了就解释,“大爷,我问你抽不抽烟?”这时候老人才明白了这位留学生想表达什么意思。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无法考证,但是说明了声调准确的重要性。
声调对于外国留学生而言都很难,尤其对于俄国学生而言掌握二声,阳平的发音是很重要的第一步。所以同样也要有针对性的练习,说一些语调顺序明显的成语,如“阴阳上去”。“风调雨顺、经年累月、山明水秀”,着重注意第二个字的二声发音练习。
然后是实践表达问题。
无论哪个国家的学生,学习语言最怕的是不想说,不敢说。在学习的过程中,对于初学者要注意鼓励他们发言,哪怕是发音不准确也要鼓励,兴趣是成功的第一步,也是最好的老师。李阳的疯狂英语要求的第一步就是自信心很足,敢说,不怕出错,因为学习语言的过程就是不断犯错误的过程。课堂上的时间除去老师讲解的时间,每个学生练习的时间平均下来练习的时间并不多。所以要想练好听力和口语还得靠课外的功夫去练习。
对于初学者应该要求学生在课下交流的时候多用汉语交流,最起码也应该把上课时候所学的掌握熟练。如果是同一个国家的几个留学生一起来留学,学习汉语时候最大的问题是这些留学生更倾向于用原来的母语交流,练习汉语的时间会大幅减少。
对于稍微有些基础的留学生,应该布置会话的题目,去和学校外面的中国人进行对话,在实践中去加强记忆,强化实践性教学与应用性教学。
对于汉语基础已经很好的学生,可以要求他们去读一些中国的经典白话文,去看一些中国的电影、电视,学唱中国的歌曲,听中国的广播,这样让他们在更复杂的语言层面去学习、去理解汉语。可以布置一个讨论的题目,让每个同学准备3分钟的演讲。让他们能用汉语来表达自己的思想。
循序渐进的原则还表现的汉字的学习上。汉字相对于音素字母系统和音节字母系统而言,是很难的,尤其是对于欧美俄国家的学生而言,更是如此。我们中国人很多时候还有写错字、读错字的笑话。俗语说“山东秀才读半边”就能说明这个问题。外国人也觉得汉字很难,因为丹麦的童话作家安徒生在他的作品中曾说:天书是用世界上最难写的汉字写成的。这很能反映欧美人学习汉字之前的心态。汉字难主要是因为形体复杂,字数多,常用的汉字就有3000个左右,哪里像英语只有26个字母来来回回组合就行了。但是还是有一些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的学习汉字。
1.独体字讲解。独体字在从古至今的汉字演变过程中,形体变化小,意义变化小,许多都是固定的名词。比如山、水、日、月、牛、羊、鱼、车等等,这在古代象形文字中就是一张张的图画,在讲解这些字的时候可以增加学习汉字的兴趣。
比如“家”字的讲解,上边的宝盖儿偏旁代表的是房子,下面则“豕”则是代表一头猪。为什么是猪,不是人,也不是其他动物呢?
因为中国经常说六畜兴旺,所谓“六畜”指的是在古代和中国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六种动物,即为马牛羊猪狗鸡。这六种动物中“猪”在繁殖后代的时候产崽儿最多。在古代生产力不发达的年代,人口多就意味着生产能力大,所以人们认为“多子多福”,其实也算是生殖崇拜的一种。同样的情况还可以发现在世界上很多地方,不仅仅是中国,也会崇拜鱼,喜欢鱼,鱼类好吃倒是在其次,更大的原因在于大家对鱼类无与伦比的繁殖能力感到崇拜。
2.合体字都是由独体字组合而成的。在讲解一些会意字和形声字的时候就可以分开讲解。在讲解生字的时候,教师如果能掌握繁体字和简体字的双重写法,对于留学生学习汉字是有很大帮助的。因为讲汉字的结构像是在讲解图画的构成,这样每个汉字都有一个故事或者多个故事去辅助,既能增加学生对汉字的了解,也能增加学生对中国文化的了解,还能增加学习汉语的兴趣,一举三得。
在这个过程中偏旁儿和部首的讲解也应该贯彻。坚持讲解一个字的偏旁部首有一个好处,以后再阅读其它文章的时候,即使他们不认识这个汉字,也能大体猜出这个字和什么事物或者动作相关。在这样长期的积累之下,哪怕两天学习一个偏旁部首,两个月的时间也能知道一些最常用的偏旁,增加阅读的能力。这和中国人学习外语时用的词根记忆法有相似之处。
3.教授基本的笔画和笔顺以及汉字的基本架构。古人讲“永”字八法。基本的笔画点、横、横折、横钩、竖、竖折、竖钩、撇、捺、挑、斜钩等基本的笔画学会,然后学会先横后竖、先撇后捺、从上到下、从左到右、从外到内、先进门后关门,先中间后两边的笔顺。此外要写得好看一些,不歪歪扭扭,还要掌握“米”字格的分布以及横平竖直的要求等。
4.汉语中好多词有一个中心词,学会了一个“车”字以后就可以延伸认知更多的和“车”相关的生词,汽车、公共汽车、马车、牛车、火车等。
即为:(1)首先要学习“车”的发音。
(2)其次是拼写,拼写的时候要一笔一划分解开来,告诉学生每一笔画的顺序及方位走向。
(3)讲解象形文字“�”,上下两个横是代表两个轮子,中间的“曰”是代表车体,中间一竖代表车轴。
(4)结合组词。汽车、马车、公共汽车、火车等。在对这些词语有了明确的了解后,则可以有组词发展到造句,从而形成一个完整的语句,接下来就是口语的进一步练习了。
此外循序渐进的原则还表现在阅读、语法等诸多方面,不再一一论述。
三、文化渗透原则。
语言是思维的外化,思维则受到一个人心理因素的支配。中国人有其独特的不同于其它国家和地区的文化,在思维上也必然有所反映。如果留学生只是学习文化的表面,那就如只是看到冰山的一角,无法得到汉语的精髓所在。反过来如果掌握了中国的文化和中国人的思维习惯,那么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必定事半功倍,纲举目张。
比如中国人说到自己个人的时候总是喜欢谦虚。说学习成绩很好却说马马虎虎、还行吧,别人夸一位女士漂亮却回答哪里哪里,自己做菜做饭明明很用心、很好吃,却对客人说:做得不好,凑合着吃吧。这些话语如果不了解中国人特有的谦虚品质,很难理解,更容易为外国人理解为虚伪。此外思维模式,价值观念等与欧美文明有许多不同,如中国传统上重视全局与整体,重视权威等等。从笔者的经验来看,一个留学生如果了解了中国人的历史文化风俗、价值观念、思维模式后,学习汉语会有加速的效果。
此外在对外汉语的教学实践过程中,笔者认为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以提高结构-功能教学法的效率。
一、因材施教
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面对不同国家的学生、汉语水平不同的学生,他们的动机和目的也不尽相同,应该有着不同的教学方法。单单学习上听、说、读、写四方面而言,欧美学生说的能力最好,生母、韵母以及音调都能准确到位,与此同时他们写汉字的能力较差,有些留学生上课时候笔记全部写拼音,不写汉字。日本、韩国、越南的留学生阅读和书写的能力较强,这源于中华文明对于周边国家的影响,汉字已经跨越了空间的界限进入了日本、韩国越南等周边国家中。与此同时,他们的发音与汉语有着较大的差别,他们一开口就知道是日、韩国家的“洋腔洋调”。就一般情况而言,欧美留学生在学习汉语时听、说方面有优势,日本、韩国留学生则在阅读和书写方面有其优势,而俄国留学生要学好汉语则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此外个别学生的天赋和学习时间长短亦有不同,听、说、读、写四个方面不可能全部相同,要有针对性的进行个别的辅导。
二、师生互动
对外汉语教学的过程中,很多留学生已经是成年人,虽然从他们使用汉语的熟练程度而言甚至不如我们的一个小学生,但是他们的心智并不是一个小学生,教师教学的时候不能采取过于简单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语言。国内传统的教学中,老师的权威性不容置疑,这一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也应该做一个改变。亦师亦友的关系容易形成良好的互动,尊重每一个人,关心每一个留学生,上课时让学生感到不烦躁,不压抑,如春风化雨一样,学生在这种气氛的渲染之下,自然会产生学习的愿望。
三、趣味横生
幽默感可以让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气氛中学习,容易形成良好的循环。有的教师讲课偏于冷静、有的教师讲课偏于热情,尽管风格不同,在上课时,如果适当地增加一些有趣的课堂小游戏和开一些适当的玩笑会让课堂效果提升不少。
比如认识人脸上五官的名称之后,可以让同学互相指认,讲到约会的时候,可以让同学扮演约会的朋友,讲到方向的时候,介绍自己的国家等等。
四、持之以恒:
学习语言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没有终南捷径,也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只能是年年讲、月月学、天天练,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学生的意志力,也需要教师积极地引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毕继万,中国文化介绍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第一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文选》,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86.
[2]盛炎,《语言教学原理》,,重庆出版社, 2006.
[3]章兼中,《国外外语教学法主要流派》,华东师大出版社,1984.
[4]施光亨,《对外汉字教学要从形体入手》,《世界汉语教学》预刊2.
注 释:
①《语言教学原理》P151-P152,盛炎, 重庆出版社, 2006年1月版.